月儿圆圆人团圆——中秋快乐!

【发布日期:2017-10-06】 分享到: 腾讯微博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


   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、赏月、拜月、吃月饼、赏桂花、饮桂花酒等习俗,流传至今,经久不息。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,为寄托思念故乡,思念亲人之情,祈盼丰收、幸福,成为丰富多彩、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。中秋节与端午节、春节、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

    秋收,新谷登场、新酒上市……饮食可谓非常丰富。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月饼的身影。古代,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。据说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,北宋之时传到民间,只是当时还不叫“月饼”,而是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

1

甜而不腻

广式椰蓉月饼

2

云南风味

丫眯云腿月饼

3

多口味 百年传承

蛋黄莲蓉月饼

    发展至明朝,月饼成为中秋节节令食品,这一习俗也在民间彻底流传开来。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,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做成图案印在月饼上,更加惹人喜爱。

    到了清朝,月饼的制作技巧越来越高。《随园食单》记载“酥皮月饼,以松仁、核桃仁、瓜子仁和冰糖、猪油作馅,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,迥异寻常”,读来令人垂涎欲滴。

    八月十五,秋已过半,是为中秋。中秋时节,气温已凉未寒,天高气爽,月朗中天,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。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,因此,又称八月十五为“团圆节”。

    大文豪苏轼于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宁九年)中秋在密州时所作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这首词,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,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。

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

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
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?
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
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中秋佳节人团圆    

哪里才是赏月的最佳位置呢?

在西湖里就有不少赏月好去处

苏堤

九曲桥

潋滟亭

丰渚园

百花洲

今晚约上家人(佳人)一同赏月吧!